互联网金融与PPP项目如何结合?
8月12日下午,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伯云做客新华社总社,接受新华社电视台金融节目的专访,就互联网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主持人: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我们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这位嘉宾是来自善林金融的董事长周伯云,来谈一谈“互联网金融与PPP项目如何结合,如何促进PPP的发展”这么一个话题。
欢迎您!非常高兴您能做客我们的节目。
周伯云:我也非常激动
主持人:那我们都知道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大发展期,但今年更多是在监管,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时候去参与PPP项目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周伯云:这个切入点当然是很好的。
主持人:好在哪儿呢?
周伯云:原来我们互联网金融有很多平台退资,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将实体经济发展起来这才行,把互联网的资金想办法与实体经济结合是一个最佳的途径。
因为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和城市的管理、污水处理相对比较发达,但是中部、西部还有东北部相对比较落后。这样来说,推动中部、西部这些地区的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是完全靠政府推动的话效率可能会低一些。民间也推一把,政府和企业必须结合,这样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主持人:对,这就是PPP公私合营,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好。
那互联网金融我们也看到有“资产荒”的情况,有钱了投到什么项目上这确实很费脑筋。有些项目风险很高,有些项目收益又很低。那么在这种“资产荒”的背景之下,好的PPP项目或者说有价值的PPP项目也是互联网金融非常好的资产投资标地。
周伯云:是的,这是相对比较好的标地,因为PPP项目的收益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政府对方面有托底。
按收益来说我们只算它的时间、回收、建设、运营、移交给政府,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十年、二十年收益折算到(收益)是7.5%还是8%,就是说随着货币,我们现在的存款利率都在下降,货币相对贬值,所以它的预期收益是相当高的。
目前看可能觉得七点多八点多不高,但如果放在五年以后已经很高了。
主持人:那现在有没有存在这种情况,很多PPP项目很希望来投资,像我们的互联网金融,但是互联网金融本身要去投的时候是不是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好的项目可能你不一定能投的上,但是一般投资人看不清楚的项目又不敢投,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困境?
周伯云:有的,这叫做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因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自己的综合能力要强,也就是说它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无经验,还有比如污水处理厂可以做PPP,医院也可以做PPP,学校也可以做PPP,我们的机场也可以做PPP。
那也就是说这个平台是不是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这方面就下不了决策,更没法和投资人去解释PPP项目是怎么一回事情。但是如果PPP项目一旦成功,它的衍生价值会比较长。
比如建造一个机场需要很多材料,一个污水处理厂也需要很多材料,供应商都是比较多的,而且前期需要很多资金,因为没有资金才去做PPP,有资金的话就不用去做PPP了。
所以前期肯定是要民间参与,政府和别的企业参与,或者国有企业参与。这样一来就需要向投资人解释清楚,项目的回收期有多长,它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它的风险系数在哪里,要给提示。
也不能说所有的PPP项目都保证不亏钱、完全挣钱。这个对于每个平台是不一样的。要对项目进行筛选、甄别、测算。
主持人:我们知道互联网金融、P2P金融——peertopeer。作为互联网平台来说是一个撮合的平台,那么大部分的PPP项目它的投资金额是很高的,那么Peer能不能搭上PPP项目,PPP项目好比是B端,peertopeer是C端,它们怎么能够匹配?这里有没有操作上的一些技术的难题?或者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
周伯云:是这样的,在测算完以后。因为刚才您说到资产方的情况,如果对一个项目给它精准的测算,测算完把数据提交给相关的银行、保险、和一些正规的金融机构,它们也需要一些好的资产。
只不过像我们互联网金融企业前期需要去筛选,花功夫筛选它,筛选完以后去正确的分析。前期我们必须要投入设计等等这些方面和前期的建设,后来可以把标地物进行测量、计量的时候。让大家能看到(项目)已经成为形象了,可以拿来评估了,这样可以和一些大的金融机谈合作。
也就是说前期需要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进行对接,中期后期还是需要大的金融机构去协商、对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共生的关系。也就是说银行等这些大型金融机构对贷款有自己的指标,需要评估这个企业到底好不好,如果贷款的话一般都需要抵押物,一般还需要股权质押。
对于一个PPP项目来说,前期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我们互联网金融企业把它做到能有股权质押,或者能有资产质押的时候,银行保险就愿意进来,而且还有稳定的收益。这个就需要前期的筛选,要和地方政府去协商。如果按一条高速公路来说,预期测算一下它的流量等等这些数据。
主持人:其实更多的像互联网金融要参与PPP项目建设的话,在前期阶段,也就是投资人经常说的在“天使轮”阶段可以来做一些像辅导上市、辅导如何去和金融机构深入对接,做做功课这方面,互联网金融还是可以去做点事的。
周伯云:是的,这是一个好的资产,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如果说借给消费贷款,消费者有可能还不起或是逾期,那就有坏账率,相对(PPP)来说毕竟有政府保证相对固定的收益,政府谈好以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进展。
主持人:您所在的是善林金融,有没有考虑或者已经在和一些PPP项目合作了?
周伯云:原来呢,PPP的延伸就像BOT,是从BOT衍生过来的,我们已经在贵州和一些西部地区也在做,这些项目类同与PPP。还有一些项目,政府暂时没有钱,你先把它建设,建设完之后政府分期付款,这个时间比较短一点。三年五年就能把资金收回,PPP一般来说时间要比较长一些。
主持人:也是已经在做一些尝试
主持人: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我们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这位嘉宾是来自善林金融的董事长周伯云,来谈一谈“互联网金融与PPP项目如何结合,如何促进PPP的发展”这么一个话题。
欢迎您!非常高兴您能做客我们的节目。
周伯云:我也非常激动
主持人:那我们都知道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大发展期,但今年更多是在监管,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时候去参与PPP项目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周伯云:这个切入点当然是很好的。
主持人:好在哪儿呢?
周伯云:原来我们互联网金融有很多平台退资,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将实体经济发展起来这才行,把互联网的资金想办法与实体经济结合是一个最佳的途径。
因为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和城市的管理、污水处理相对比较发达,但是中部、西部还有东北部相对比较落后。这样来说,推动中部、西部这些地区的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是完全靠政府推动的话效率可能会低一些。民间也推一把,政府和企业必须结合,这样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主持人:对,这就是PPP公私合营,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好。
那互联网金融我们也看到有“资产荒”的情况,有钱了投到什么项目上这确实很费脑筋。有些项目风险很高,有些项目收益又很低。那么在这种“资产荒”的背景之下,好的PPP项目或者说有价值的PPP项目也是互联网金融非常好的资产投资标地。
周伯云:是的,这是相对比较好的标地,因为PPP项目的收益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政府对方面有托底。
按收益来说我们只算它的时间、回收、建设、运营、移交给政府,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十年、二十年收益折算到(收益)是7.5%还是8%,就是说随着货币,我们现在的存款利率都在下降,货币相对贬值,所以它的预期收益是相当高的。
目前看可能觉得七点多八点多不高,但如果放在五年以后已经很高了。
主持人:那现在有没有存在这种情况,很多PPP项目很希望来投资,像我们的互联网金融,但是互联网金融本身要去投的时候是不是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好的项目可能你不一定能投的上,但是一般投资人看不清楚的项目又不敢投,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困境?
周伯云:有的,这叫做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因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自己的综合能力要强,也就是说它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无经验,还有比如污水处理厂可以做PPP,医院也可以做PPP,学校也可以做PPP,我们的机场也可以做PPP。
那也就是说这个平台是不是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这方面就下不了决策,更没法和投资人去解释PPP项目是怎么一回事情。但是如果PPP项目一旦成功,它的衍生价值会比较长。
比如建造一个机场需要很多材料,一个污水处理厂也需要很多材料,供应商都是比较多的,而且前期需要很多资金,因为没有资金才去做PPP,有资金的话就不用去做PPP了。
所以前期肯定是要民间参与,政府和别的企业参与,或者国有企业参与。这样一来就需要向投资人解释清楚,项目的回收期有多长,它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它的风险系数在哪里,要给提示。
也不能说所有的PPP项目都保证不亏钱、完全挣钱。这个对于每个平台是不一样的。要对项目进行筛选、甄别、测算。
主持人:我们知道互联网金融、P2P金融——peertopeer。作为互联网平台来说是一个撮合的平台,那么大部分的PPP项目它的投资金额是很高的,那么Peer能不能搭上PPP项目,PPP项目好比是B端,peertopeer是C端,它们怎么能够匹配?这里有没有操作上的一些技术的难题?或者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
周伯云:是这样的,在测算完以后。因为刚才您说到资产方的情况,如果对一个项目给它精准的测算,测算完把数据提交给相关的银行、保险、和一些正规的金融机构,它们也需要一些好的资产。
只不过像我们互联网金融企业前期需要去筛选,花功夫筛选它,筛选完以后去正确的分析。前期我们必须要投入设计等等这些方面和前期的建设,后来可以把标地物进行测量、计量的时候。让大家能看到(项目)已经成为形象了,可以拿来评估了,这样可以和一些大的金融机谈合作。
也就是说前期需要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进行对接,中期后期还是需要大的金融机构去协商、对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共生的关系。也就是说银行等这些大型金融机构对贷款有自己的指标,需要评估这个企业到底好不好,如果贷款的话一般都需要抵押物,一般还需要股权质押。
对于一个PPP项目来说,前期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我们互联网金融企业把它做到能有股权质押,或者能有资产质押的时候,银行保险就愿意进来,而且还有稳定的收益。这个就需要前期的筛选,要和地方政府去协商。如果按一条高速公路来说,预期测算一下它的流量等等这些数据。
主持人:其实更多的像互联网金融要参与PPP项目建设的话,在前期阶段,也就是投资人经常说的在“天使轮”阶段可以来做一些像辅导上市、辅导如何去和金融机构深入对接,做做功课这方面,互联网金融还是可以去做点事的。
周伯云:是的,这是一个好的资产,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如果说借给消费贷款,消费者有可能还不起或是逾期,那就有坏账率,相对(PPP)来说毕竟有政府保证相对固定的收益,政府谈好以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进展。
主持人:您所在的是善林金融,有没有考虑或者已经在和一些PPP项目合作了?
周伯云:原来呢,PPP的延伸就像BOT,是从BOT衍生过来的,我们已经在贵州和一些西部地区也在做,这些项目类同与PPP。还有一些项目,政府暂时没有钱,你先把它建设,建设完之后政府分期付款,这个时间比较短一点。三年五年就能把资金收回,PPP一般来说时间要比较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