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文章分类列表

此次国际油价下跌的原因及影响

研究报告 > 此次国际油价下跌的原因及影响

   1 本轮国际油价下跌简况

  
  2014年6月下旬,国际油价开始持续下跌,并在2015年12月出现“断崖式”下跌,WTI单月跌幅达13.61美元/桶。此后,国际油价小幅震荡继续下跌。其中,2015年3月中旬开始有所回升,3-5月为震荡增长,进入三季度后,国际油价在持续低位后再次下跌。特别是2015年12月8日,WTI价格达到近一年半来的最低点37.55美元/桶,较2014年6月20日最高点107.26美元/桶降低65%;12月7日,布伦特价格达到近一年半来的最低点39.80美元/桶,较2014年6月19日最高点115.3美元/桶降低65.5%,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均跌至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 本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原因
  
  本轮油价大幅下跌是以供需关系变化为主的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结果,起因于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积累和高额剩余产能,以及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下简称欧佩克)为保护自身市场份额宣布不再减产保价等因素,同时又叠加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地缘政治复杂等因素。
  
  2.1 能源市场供需变化因素
  
  2.1.1 供应方面
  
  2010-2014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始终在高位水平运行,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特别是以页岩油、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能源勘探技术取得突破,使一些过去开采成本高、风险大、利润低的地区积极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美国以致密油为主的页岩类轻质原油产量激增,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可能放开石油出口,导致全球总供给上升。俄罗斯石油产量稳中有进,北极地区新的巨型油气田和新航道相继发现,增长了俄罗斯石油增产潜力。欧佩克成员国面对美国页岩油气快速增长的严峻挑战,以沙特为代表的部分中东产油国决意维持并略微增加产量,同时在美国和亚洲市场降价以保护自身在全球市场份额。利比亚、尼日利亚、南苏丹和伊拉克等国政治局势有所缓和,产能短暂性恢复。东非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近年不断有油气发现,勘探开发成长迅速,逐渐成为新兴潜力国。在西非和南美海上,特别是南美地区深水资源增加。
  
  2.1.2 需求方面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经合组织能源需求趋于稳定,欧洲、日本能源需求下降及新兴国家能源需求增速下降。非经合组织GDP增速放缓,能源强度加速下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石油需求增速降低。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环保政策趋于严格,纷纷推广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努力完成减排目标,导致油气需求增长速度不断降低。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报告,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约为100万桶/日,较2014年6月预计减少30万桶/日。另据《BP 2035世界能源展望》数据[1]显示,一、二次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石油在能源消费中比重不断下降,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上升。
  
  2.2 国际宏观经济因素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与国际油价下跌在某种程度上互为因果。国际宏观经济不景气是本轮油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油价下跌又加剧了国际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2014年,国际宏观经济主要表现: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分化加剧、消费低迷,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世界经济仍处于2008年危机后的恢复期,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未来不确定因素突出。二是全球内需不振,各国致力于出口,竞争性货币贬值诱惑性增强,区域贸易自由化有取代全球贸易自由化势头。三是各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如美国于2014年10月完全退出量化宽松,欧元区和日本则在2014年中后期仍加大宽松力度,俄罗斯和巴西频繁升息等。四是国际金融市场在2014年下半年出现大幅波动。股市方面,美联储稳步收缩QE规模,投资者对美联储2015年加息预期增强;欧洲股市2014年下半年震荡加剧,新兴市场全年呈明显震荡走势。汇市方面,美元持续走强,欧元和日元持续走弱,加上欧元区央行和日本央行实施再宽松政策,进一步推升了美元走势。经济复苏乏力为高位运行的油价设置了下跌隐患,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增加了油价运行的不稳定性。
  
  2.3 国际地缘政治因素
  
  一方面,美欧制裁俄罗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联合欧盟制裁俄罗斯,尽管俄罗斯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但俄国内经济形势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在国际油价下跌和美欧制裁双重打击下,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经济出现衰退迹象,俄罗斯不得不继续以高产维持其基本的国际收支和国内收入。另一方面,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同美国等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矛盾加剧。美国页岩油气迅速增产对欧佩克在原油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威胁,欧佩克希望凭借低成本优势将部分页岩油供给挤出市场,同时挤占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等高成本生产国的市场份额,部分欧佩克国家也希望通过以量补价来避免总收入的过分下滑。再一方面,欧佩克成员国内部应对低油价反应不一致。尽管欧佩克内部难以达成一致,但以沙特为首的部分成员国为保护其市场份额而坚持不减产,希望通过提高石油产量迫使伊朗政府采取紧缩政策,增加其社会动荡风险,达到其获得中东实际控制权的目标。欧佩克内部各成员国产油成本差异悬殊,财力各不相同,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有较大差别。但在沙特主导下,2014年11月欧佩克最终决定不减产,助推了油价进一步下跌。此外,美国空袭IS还使得市场对伊拉克供应的担忧也有所缓解。
  
  2.4 众多投机资金做空油价
  
  美元走强令持有外币的投资者购买原油期货成本更高,进而打压原油期货的吸引力。全球对冲基金在原油期货中的配置越来越高,基金在原油期货中的做空行为对原油期货价下跌产生推动作用。投机资金不断消减美国原油期货的多头仓位,同时大幅增加空头仓位。交易商看空情绪浓厚,进而引发期货市场做空潮,加剧油价跌势。
  
  3 本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
  
  3.1 对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
  
  3.1.1 俄罗斯在美欧制裁和油价下跌双重打击下战略东移
  
  2014年3月以来,美国、欧盟因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相互制裁,双方各有损失。油价下跌使长期依赖油气收入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并使其很快陷入了资本出逃、卢布贬值的经济困境。为此,俄罗斯加快了战略东移步伐,加强与中国战略合作。
  
  3.1.2 中东产油国态度分化严重,局势复杂化加剧
  
  沙特凭借雄厚的石油储量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在油价下跌背景下力图实现“一箭三雕”的目标:一是遏止其在海湾地区的头号政治、宗教对头伊朗的复兴;二是排挤产油国中的最大竞争对手俄罗斯;三是抗衡引起主要增供的美国页岩油气公司。因此,沙特坚持不减产,甚至主动降价增加出口,以扩张市场份额。这种做法客观上引发了一场价格战,促使中东地缘政治关系在油价下行过程中出现加速分化现象。伊朗本是欧佩克中的强硬反美派,但这次恰逢缓和与欧美长期对峙、解除欧美对伊制裁的关键时刻,其迫切需要恢复石油出口,增加石油收入。因此,伊朗在减产问题上游移不定,行动上则全力增产,并在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等问题上积极配合西方。伊拉克在“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侵袭之下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伊中央政府、库尔德政府和“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各据一方,各方都在竭力扩展实力,寻求外部支援,形成了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随着美国军事力量逐步撤出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短期内不会倾其全力彻底清除“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等恐怖势力,致使极端势力趁虚蔓延开来。因此,中东地区目前呈现出多热点、多中心、局势胶着、地缘政治格局碎片化、未来发展趋势不明朗的复杂局面。
  
  3.1.3 拉丁美洲产油国出现政治新动向
  
  油价下跌对长期坚持强硬国有化政策的拉美最大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有较大风险。油价大幅下跌令委内瑞拉深陷内外交困、自顾不暇的局面,不得不大大削减对拉美几个反美盟友的政治、经济支持,这些国家有可能出现缓和对美关系的迹象。古巴近期主动与美国改善关系,体现了这种地缘政治趋势的最新动向。
  
  3.1.4 美国利益得到增进,推进其在亚太战略
  
  首先,美国凭借国际油价下跌形势,联手欧洲和沙特,继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迫使俄罗斯对西方有所收敛。其次,美国能源独立降低了对中东原油的依赖,促使其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增强在中国东海、南海等区域事务中的“存在”,使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改变。
  
  3.1.5 中国获得地缘政治红利
  
  作为全球石油第一进口国,在油价下行趋势下,中国将取得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上更多的主动权。本轮油价下跌倒逼俄罗斯成为中国能源战略合作伙伴。中俄签下东线年供天然气380亿立方米的大单。此后双方又在APEC会议期间签下西线年供天然气300亿立方米的协议,为期30年。中国将取代欧洲成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买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天然气将占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7%。此外,油价下跌在客观上有利于我国扩增石油库存,加速实现我国三期石油战略储备目标。
  
  3.2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2.1 对国际宏观经济的影响
  
  1)对产出的影响
  
  对消费者来说,油价下跌相当于减税或补贴对消费的刺激,会从需求面拉动产出。油价下跌虽然会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产出水平,但影响效果与油价上升相比具有不对称性,即油价上升对产出的负面冲击要大于油价下降对产出的正面影响[2]。另外,如果油价下跌是总需求下行导致,那么下跌是经济下降的结果;如果油价下跌主要是由供给增加所致,则下跌就成为刺激需求的一个原因。
  
  2)对通胀的影响
  
  油价变化对通胀(CPI、PPI的变化率)的影响渠道至少有三种。首先,汽油、柴油等油品本身就是CPI、PPI的组成部分,油价下跌会直接影响这些价格指数;其次,油价的变化会逐步影响石化、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产出价格,并在更长的时滞后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影响几乎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第三,油价变化可能会影响通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加速油价向核心通胀传导的作用。
  
  3)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油价下跌使石油净出口国的收入再分配到石油净进口国。采用进出口数据计算油价变化的结果是,如果油价永久性下跌20美元/桶,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经常项目平衡(Current account balance)与GDP的比例分别会上升0.3、0.4、0.6和1.0个百分点,沙特、卡塔尔、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经常项目平衡与GDP的比例分别会下降8.5、6.7、2.5、0.6个百分点[2]。
  
  3.2.2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对我国CPI涨幅的影响
  
  根据一般均衡模型(CGE)和计量方法的结果,如果年均油价下降10%,我国平均CPI涨幅会下降0.2~0.3个百分点[3]。
  
  2)对我国GDP增速的影响
  
  用CGE模型的估算结果是,如果年均油价降低10%,我国平均实际GDP增速可因此提高0.12个百分点[3]。
  
  3)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幅9.5%。进口依赖度达59.6%。显然,国际油价下跌会直接降低我国的进口支付,提高我国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国际油价下跌,会略微提升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提高实际进口。根据CGE模型估算,若国际油价下跌10%,我国贸易顺差与GDP的比例将上升0.16个百分点。
  
  4)对我国相关行业产出的影响
  
  如果国际油价下跌1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于国内市场受进口原油替代等因素,其产出会下降1.3%;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化学纤维这三个产业直接受益于中间投入成本的下降,其产出会分别上升1.1%、1.0%和0.6%。其他行业受影响相对较小[3]。
  
  5)对我国能源市场的影响
  
  油价下跌客观上有利于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油价高企时,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往往有两周左右的时间滞后。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为国内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能源税收政策提供了较好的时间窗口。在较低的能源价格水平下,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可以减少社会压力。
  
  3.3 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
  
  3.3.1 对不同类型油气生产的影响
  
  从不同类型的油气资源看,油价下跌对生产成本总体较低的常规油气生产影响较少,而对总体成本较高、部分技术还处在完善中的非常规油气生产影响较大,但需区别对待。例如,低油价首先影响到发展中的油砂产区,因其所需的管线、出口码头等配套设施尚待完善,低油价对其能否完成投资、顺利投产运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委内瑞拉在超稠油生产中多需掺稀油才能方便运输,这是导致高成本的原因之一。
  
  北美页岩油生产成本也有相当大的差别。据IMF和IHS分析,少数成本高地区新建项目经营成本可能达80美元/桶,而在大部分地区为40~70美元/桶,许多人把65美元/桶作为美国页岩油生产的平价油价。据EIA统计,美国7个主要页岩区块页岩油产量在2011-2013年间占其页岩油总产量的95%。但即使美国钻机数量同比去年减少一半,美国石油产量在2015年仍将呈上升趋势,只是增速放缓。持续低油价对页岩油主体产区的影响至少要到2016-2017年才能显现。油价下跌使一批高成本的页岩油气公司倒闭或被并购,但大部分公司还能在50美元/桶左右的油价下发挥老油区的技术优势(如重复压裂),并缩减开支而坚持熬过这个“严冬”。显然,低油价会遏制、削弱北美页岩油气的发展势头,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它们与常规油气的竞争。
  
  受油价下跌影响较大的还有深水资源。2015年上半年,全球约有2 000亿美元的深水油气项目被迫取消或延迟。被搁置的石油项目大多集中在北海、西非和东南亚等复杂的深水领域。根据英国阿伯丁和格兰平商会(Aberdeen & Grampian)一项调查显示,仅7%的北海作业者对该地区发展前景比去年更有信心,67%的作业者已被迫取消英国近海大陆架部分项目,超过80%的作业者表示在过去12个月中处理了海上钻井平台退役事宜。
  
  3.3.2 对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
  
  页岩油气革命和低油价的出现,再一次消除了公众对石油枯竭的恐慌心理。根据BP发布的《2035世界能源展望》[4],未来全球石油消费整体比重将持续下降,天然气代替石油作为运输燃料增长速度将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对供应增长的贡献将逐渐加大,向天然气、石油和煤炭、可再生能源三分天下的形势过渡,能源消费与排放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低油价对清洁能源发展的影响有限。首先,油价下跌体现了传统化石能源价格的不可预测性,但对于清洁能源而言,其开发利用通常提前规划,并主要用于发电,因此与石油不存在直接竞争。其次,从长远看,太阳能、风能等以技术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在价格上存在重大差别。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前者的成本将不断下降;而化石能源受制于储量有限,并且其上下游产业链长而宽,灵活性较差,因此价格波动较大。2014年,面临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清洁能源投资反而增长了16%,达到3 100亿美元。
  
  3.3.3 对主要油气出口和进口国油气行业的影响
  
  1)对主要油气出口国的影响
  
  油价下跌对主要油气生产国油气行业会造成一系列影响。首先,作为主要石油增产国家,油价下跌导致美国页岩油增产步伐减慢,页岩油生产商现金流压力增大。现金流吃紧不仅是美国油气生产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沙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面临的主要压力。2015年3月,沙特阿美公司罕见地向银行借贷100亿美元,从侧面反映其现金流吃紧。对于拉美最大的产油国委内瑞拉,油价下跌更是造成其国家财政严重困难,加剧了政治随社会动荡的风险。作为主要的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受油价下跌和制裁双重打击,俄罗斯的油气公司利润大幅下降。俄罗斯石油公司2014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30%,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净利润下降超过80%,鲁克石油净利润下降近40%。
  
  2)对主要油气进口国的影响
  
  油价下跌客观上降低了油气进口国的进口成本,有利于巩固石油战略储备。但另一方面,油价下跌加大了进口国油气公司消化库存的压力,对油气公司净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主要油气进口国大部分为新兴经济体,又分为纯进口国和非纯进口国两种,其需求增长态势不平衡,油价下跌虽然对油气进口有利,但对下游本就过剩的供应局面加剧了其利润下滑。
  
  3.3.4 对石油石化行业内部各板块业务和相关行业的影响
  
  1)对上游业务的影响
  
  对上游业务而言,低油价明显降低了油气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造成上游投资大幅萎缩。油价下跌对非常规油气、深水、极地等成本较高的项目影响较大,大多遭遇最后投资决策(FID)推迟的命运,各公司也被迫大幅削减投资和预算。
  
  油价下跌加大了油气生产商出售资产的压力。2014年,壳牌在全球范围内出售了约150亿美元的上游资产、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ca)出售价值5.42亿美元的天然气资产、俄石油提高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合资公司股份、哈萨克斯坦宣布将出售100个区块的探矿权。2015年4月,壳牌以现金加股票方式斥资470亿英镑(合700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创造有史以来全球第三大油气公司并购案。目前,全球有超过2 000亿美元的基金公司资本愿意投资新一轮油气并购或参与重组。
  
  2)对炼油行业的影响
  
  受油价下跌影响,炼油行业呈现下行趋势。短期来看,因库存较高,炼油企业受累于“高进低出”的不利影响,利润明显下滑。长期来看,全球炼油业将加速调整步伐,炼油中心将继续向亚太东移,美国页岩油的发展使其不再依赖进口补给,石油产品转而出口亚太,欧洲炼油能力受需求下降因素影响将继续缩减。与此同时,随着亚太一些大型炼油项目的投产,所在地区炼油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即使油价下跌,炼油能力也将出现严重过剩。
  
  3)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短期来看,油价下跌对化工行业影响偏负面。在国际油价萎靡和市场需求低迷的双重影响下,石化产业相关产品失去成本支撑,价格纷纷出现下挫,25%的产品跌幅在10%~20%之间,石化产品价格正遭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挑战。另一方面,油价下跌会打击本已低迷的交投心态,进而与成本因素共同带动化工品价格下跌。同时各子行业盈利也会受到产成品和库存原料价格下跌的影响。从中期看,油价下跌呈利好影响。部分供需格局关系稳定或转好的子行业和精细化工等子行业将从油价下跌中直接获益。随着产品原料成本价格的持续下跌,一些子行业或产品(包括MDI、农药及中间体、新能源相关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部分橡胶助剂、染料、纺织助剂等)盈利能力存在较大改善空间[5]。另一方面,原油价格下跌也使部分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路线开始出现成本优势,产品价格由以煤为原料或以气为原料路线决定的子行业将受益。2014年,全球15家知名化工公司中,9家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净利润降低逾20%。仅有巴斯夫、拜耳、利安德巴塞尔等6家公司实现销售额和净利润双增长。
  
  4)对油气服务和设备制造行业的影响
  
  对服务公司和设备制造公司而言,低油价带来了巨大闲难。由于服务类公司(包括设备制造公司)的主要业务来自石油公司的订单,再加上近年来国际石油工程服务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技术服务公司市场份额逐年降低。油价下跌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石油公司削减投资将使油气服务和设备制造公司承受更明显的生存压力。特别是这类公司中虽有大型、实力甚强者,但更多的是中、小型企业,他们耐受低油价冲击的能力较弱。
  
  5)对油品销售行业的影响
  
  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迅速且强烈地传递给汽柴油价格发生变化。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直接挂靠国际油价走势,且调价周期较前一定价机制大幅收窄。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中国成品油价格经历了历史罕见的十三连跌。此后,为促进消费税改革,避免油价下跌带来的能源“逆替代”效应,国家先后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重点调控成品油价格,第一次提税以成品油价格不上涨为前提,第二次是提税与降价同步实施,便于市场平稳过渡。油价下跌对消费者来讲带来了实惠,但对零售商而言并没有太大影响。由于国内成品油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价差固定,因此尽管原油价格下跌,但其成品油价格也同步下跌,导致对利润影响不大。
  
  6)对煤化工、生物能源等其他行业的影响
  
  由于作为原料的煤和生物质能与石油形成竞争关系,油价下跌对煤化工、生物能源等替代能源行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业内认为,国际油价每桶70美元是煤制油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煤化工产品成本无法与目前低油价石油基化工产品相抗衡。国内一些大型公司如大唐集团、国电电力、中国海油和华电等公司已纷纷开始剥离煤化工板块业务。至于生物质能源,如燃料乙醇或生物柴油,其与成品油有直接竞争关系。油价下跌直接使成品油价格下滑,使依靠政府政策支持、成本下降缓慢的生物质能源更加失去竞争优势。
  
  4 应对国际油价下跌的策略
  
  本轮油价下跌进入低位波动新常态,各大石油石化公司纷纷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以应对低油价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上下游一体化能源公司“油价平衡器”的作用尽显无遗。数据显示,2014年,埃克森美孚公司第四季度上游利润同比减少13亿美元,但化工板块增加收入3.17亿美元;壳牌公司四季度因油气价格下降减少收入21亿美元,但营销和贸易业务增加收入9亿美元;BP公司上游业务息税前重置成本利润下降17亿美元,但下游板块利润同比增加12亿美元。尽管下游增收难以完全弥补上游损失,但下游业务的确为集团价值最大化做出了贡献。
  
  4.1 行业板块策略
  
  上游方面,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变得更加稳健,更加突出效益导向,强调把精力和资源集中于具有战略优势或经验的领域。同时,各公司通过实施自主勘探、资产并购与处置、股票回购等措施,获取更大增长潜力、更高盈利能力和更长生命周期的资产组合。炼油方面,BP、壳牌、康菲等公司对炼油业务进行全方位优化,炼油能力精简率接近甚至超过20%。以BP公司为例,2000-2014年间,共关停炼厂14座,对全球炼厂布局进行收缩。对炼厂资产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更加强调差异化竞争优势,及时淘汰老旧炼厂,利用新技术对现有炼厂进行升级改造[6]。化工方面,全球化工公司2014年业绩多数出现下滑,化工公司更加注重市场需求,注意处理长期战略和短期目标的关系。高附加值、精细化工品生产成为低油价下的最大获益者。杜邦、巴斯夫等典型化工公司通过生产高附加值、差异化、精细化工产品的方式有效应对了低油价冲击。在油气服务和设备制造方面,油气服务和设备制造公司以兼并收购、裁员减薪等措施努力控制成本。
  
  4.2 统筹经营策略
  
  总体看来,除去政府干预等非市场因素,各大公司普遍采取“成本优先”战略,以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一是减少投资,推迟或取消部分投资项目,通过节约保证经营效益;二是优化资产组合,通过出售非核心、低效资产增加现金流入;三是通过并购加强整体实力,规避经营风险;四是减员和降薪,通过减少管理费用和人工成本减少支出[7]。
  
  4.2.1 减少投资
  
  通过分析已公布的2015年主要石油公司投资预算,与2014年相比,BP公司将2015年支出预计由此前的260亿美元下降到200美元,降幅达23.1%;雪佛龙公司预计2015年支出同比减少15%,今明两年出售资产规模增加50%;康菲公司投资预算将减少20%;壳牌公司将在2015年减少投资150亿美元;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2015年投资额缩减26%。根据伍德麦肯兹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上游板块压减支出约2 000亿美元,一定程度缓解了石油公司现金流的紧张。各大石油公司2015年的投资预算在6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下,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等公司仅需削减回购和部分分红,雪佛龙和道达尔公司除了削减回购和分红外,还需要削减部分非义务勘探和开发支出。而对于切萨皮克、加拿大油砂公司、塔里斯曼等中小石油公司则需要削减部分义务勘探和开发支出才能维持债务水平不变。预计在2015年,如果WTI原油价格保持在70美元/桶时,全球勘探生产投资将至少减少15%至5 710亿美元。当WTI原油价格降至55~60美元/桶时,投资将至少减少20%。在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减少投资预算、停建或缓建项目的同时,现有的油田钻井和生产作业也在不断压缩。
  
  4.2.2 优化资产组合
  
  积极调整资产组合,剥离非核心、低效资产,出售部分股权是国际石油公司应对低油价冲击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独立勘探开发公司由于资产组合比较单一,降本能力较弱,通常只能削减15%的成本,而北美非常规能源公司具有多元化资产组合,降本能力大至35%,展现了灵活的应对油价能力。例如早在本次油价下跌前,壳牌公司已着手出售旗下非核心的炼油和油品销售资产。随着油价持续下跌,壳牌公司加快了剥离非核心资产和回笼资金的速度。BP公司将继续剥离特多东海岸两个深水区块70%股份、墨西哥湾17个深水勘探平台50%租赁权、美国德克萨斯州天然气田资产及出售其北海天然气管道股份等。还有雪佛龙公司出售其在新西兰炼厂11%股权、俄石油公司于2014年宣布出售其19.5%股份、赫世公司出售巴肯地区部分中游资产、阿帕奇同意以27.5亿美元出售两个LNG项目股权,并以14亿美元剥离部分油气资产、英国天然气集团以50亿美元出售澳大利亚天然气管道资产等。各大石油公司之间也通过加强合作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如康菲、Suncor能源、壳牌等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加拿大Shelburne深水油气资源;雪佛龙、BP、康菲等公司共同开发墨西哥湾深海油田;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其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的合资公司股份由16.7%提升至40%;哈国油与欧美技术服务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等。通过加强合作,各公司整合资源和经验,降低设备和人工成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
  
  4.2.3 兼并和收购
  
  面临经营压力,各大石油公司也通过合并的方式“抱团取暖”,降低成本,渡过难关。负债率低和现金流宽松的公司在抵御低油价方面具有优势和兼并收购的潜力,现金流吃紧和负债率高的公司则被迫出售资产或引入投资渡过难关。例如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斥资8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塔里斯曼能源公司。壳牌公司以700亿美元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国际油服巨头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公司达成了价值346亿美元的合并协议。2015年下半年,随着油价逐渐企稳,各石油公司将调整中短期战略和资本支出计划,预计出现较多上游资产并购机会,并购市场将呈现活跃态势。
  
  4.2.4 减员和降薪
  
  有效的人工成本控制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各大石油公司纷纷调整用工与薪酬策略。如BP公司计划2015年在北海业务部门裁员300人,以降低公司人工成本。壳牌、道达尔、雪佛龙等公司均已下令降低其雇用的北海项目合同工薪酬标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制定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采取了高管降薪措施。国际油服巨头裁员力度更大。斯伦贝谢公司宣布将裁员9 000人,相当于现有员工总数的7.5%;哈里伯顿公司宣布在美国之外地区裁员1 000人;已被哈里伯顿公司收购的贝克休斯公司仅2015年第一季度就裁员7 000人,占员工总数的11.3%;第四大油服公司威德福公司宣布2015年将裁员5 000人,相当于员工总数的9%。
  
  4.3 其他策略
  
  提高采用新工艺生产技术同样是石油公司削减成本,抵御低油价冲击的有力措施。如美国的页岩油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为在低油价环境下生存,采用新工艺和技术提高单井产量大幅削减成本。加强内部低成本调节、积极开展人才培训等也是各公司为应对低油价采取的长期策略。对多数国家而言,石油化工产业是其重要支柱产业,产值在GDP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油价下跌也直接影响所在国的经济表现。特别是对于国家石油公司,各国通常出台有利而实际的优惠政策,采取措施吸引投资,降低作业者运营成本。如英国政府降低北海石油税收,将该地区税率由32%降至30%,并承诺将该地区投资补助由6年延长至10年,鼓励作业者投资和开发。
  
  5 结语
  
  本轮国际油价下跌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复杂深刻的影响,全球油气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油价下跌既给各油气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蕴藏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供应停滞提振油价 API库存大增原油依旧大涨 下一篇:有关油气市场化改革的几点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