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文章分类列表

从电机接线板改进着手,提升电机品味!

新闻资讯 > 从电机接线板改进着手,提升电机品味!

除电机的表观和安装尺寸外,接线系统是客户直接使用和感知的关键。在故障电机案例中,不少电机是由于接线系统质量不佳发生问题,其中,接线板烧蚀是发生最为频繁的故障问题。

对于小规格电机,定转子引线与接线板的连接不存在太大问题,但对于引接线直径相对大的电机,定子引线的连接存在一些客观性的问题,特别是采用引接线随绕组浸漆工艺,该问题更为严重。

对于普通的接线板,引接线从机座口出线后要有90度的折弯方可与接线螺栓固定,而绕组的引接线在直径较大、且因浸漆变硬的条件下,安装特别困难,如果能从接线板的设计方面采取一些措施,规避接线环节工艺难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接线系统的工业美感。


同样是对于大规格电机,鉴于安装空间的局限性,引接线的长度较长时无处安放,长度合适时又不容易安装,大多采用先套接接端头再安装接线板的方式,但这对于客户后期维护特别不方便。针对该类问题,特提出如下改进建议,这将对大电机的接线系统水平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01
接端头与引接线固定位置改进思路




传统的接线板连接,需要将已连接的接端头位置与引接线折弯成90度,或是对接端头自身进行折弯,或是对引接线折弯;但是,无论何种折弯将对原始的连接状态形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表观效果影响较大。


如果接线板的接线螺栓以“L”型设计,即一端用以解决电机本体引接线的连接,另一端固定客户的电源线,这样的“不干扰”思路,既可以解决电机引接线的折弯问题,又可以较好地规避客户操作过程中对原始接线状态的不良影响。




02
上下隔离的空间约束原则




电机产品的接线系统同样应该满足电气部分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控制要求,其中涉及到接线板本身的接线柱,也涉及到与之直接关联的接线盒尺寸,解决好引接线与接线板的连接问题,只是接线系统的关键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电气部分的空间距离优化,则是另一个改进关键,电机的制造方可以策划将电机本体的连接部分置于接线板一侧,而只将客户使用端通过标记方式进行区分和规定,这种控制思路在家用电器中应用较好,是否可以在工业电机中进行改进,建议列入电机设计者考虑的范畴。





03
如何减免电动机运行过程中振动的干扰




在接线板故障案例中,有不少的因素是电机运行过程振动导致的松动问题,日常的检查维护是该类问题预防的措施之一,但如何能从根本上杜绝该类问题的发生则是一个非常有改进意义的课题。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电机接线盒的作用和质量控制关键点 下一篇:电机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圆柱滚子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