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电机引接线固定的必要性和规范性!
对于大多数电机,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产品,都会按照电机的电压等级选用适宜的引接线,在前面的文章中,谈了引接线方面不同内容,今天我们只谈引接线的固定!
从引接线的功能分析,其固定控制的关键为“两头一中间”。第一头是引线与本线连接后在绕组端部的固定,应通过必要的绑扎,确保连接位置相对静止,且绝缘良好;第二头是引线接端头与接线板的固定必须坚固,否则会导致接线板局部发热,甚至衍生其他质量问题;一中间是指两头之间的引线过渡,也是不少制造厂家处理不当的环节,制造过程应通过必要的、规范的固定,避免因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导致引线护套受损,以及对于两头连接可靠性的不良影响。对于引接线较短的情况,原则上不需要专门固定,而对于大规格电机、高压电机,对于中间环节的固定非常必要。
国标14711中的第10条对电机引接线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1)材料符合性。如果电机有电源软线,或为便于与其他设备联接,而提供伸出电机机座(外壳)外的引接软电缆(电线),及需要时所带用于连接供电线路的插头,这种软线和插头均应符合该产品有关标准的规定或应符合该类设备的相关标准中对软线的要求。
(2)关于接地。除非不需要接地,否则这些软线束中应有一根接地导体。引接软线(含端头)应有不同的颜色或标记便于区分。
(3)额定电压和载流要求。引接软电缆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电机的最大工作电压,且其载流量应至少等于使用系数的负载电流或125%的满负荷额定电流,取其中较大的电流。软线绝缘应能承受该电路的工频耐电压试验。
(4)固定和防护。除另有消除可能受到拉力的措施,或引接软电缆(电源软线)不露于电机外,应在软电缆(电源软线)引出处设置绝缘保护层和夹紧装置,防止外部拉力传到内部接线和防止软电缆(电源软线)转动或位移造成事故。
除另有保护措施外,应防止引接软电缆(电线)退进电机内部。用于夹紧和固定引接软电缆(电源软线)的夹紧装置应用绝缘材料制成,若用金属材料,则应有绝缘内衬。
引接软电缆(电源软线)不应从进线孔硬性插入,以防造成绝缘损伤。
在接线盒内,用于现场接线的散放引接电缆(电源软线),其自由长度应至少为150mm。
(5)机械强度。引接软电缆(电源软线)的夹紧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检查并通过规定的拉力和扭转试验判定。